• <mark id="voypn"><output id="voypn"><div id="voypn"></div></output></mark>

    <span id="voypn"><blockquote id="voypn"></blockquote></span>
  • <optgroup id="voypn"></optgroup>
    <acronym id="voypn"></acronym>
  • <acronym id="voypn"><sup id="voypn"></sup></acronym>

      <optgroup id="voypn"></optgroup>

    1. 智能問答問答知識庫 無障礙瀏覽繁體

      市情簡介

      信息來源:市政府辦 發布時間:2022-01-12 09:00 閱讀次數:

        寧國地處皖東南,連接皖浙兩省七個縣市,背靠黃山、九華山,融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大城市2小時經濟圈,市域面積2487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6個街道,總人口38.9萬,綜合經濟實力始終保持全省領先位次。

        寧國意取《易?乾卦》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自東漢建安13年置縣,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1997年撤縣設市孕育了南宋名臣吳潛、航天四老、兩彈一星元勛任新民等杰出人物。

        寧國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森林覆蓋率達77.4%,是“中國山核桃之鄉”、“中國元竹之鄉”、“中國前胡之鄉”。境內東津、中津、西津三條河流穿城而過,擁有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青龍湖;擁有省級板橋自然保護區和北亞熱帶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擁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素有“植物界大熊貓”之稱的市樹紅豆杉,擁有“北有洛陽、南有寧國”之美譽的市花江南牡丹。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園林城市、美麗中國十大最美城鎮、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寧國是一座開放包容的移民城市,五方雜居,相融共生,加之毗鄰蘇浙,干部群眾對經濟發展認識程度較高、支持氛圍較濃、進取意識較強,造就了寧國人開放包容的寬廣胸襟和開拓創新的進取思維。在上世紀80年代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奠定了工業主體地位;1987年摘掉全國貧困縣帽子;1995年進入“全國百強縣”;2000年以后縣域經濟發展連續多年位居全省首位,形成了寧國特有的創業創新文化和“開放包容、敢為人先、艱苦創業”的寧國精神。擁有國家級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安徽寧國港口生態產業園),是全省首批核心基礎零部件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形成了汽車零部件、耐磨鑄件和電子元器件三大主導產業。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54家,高新技術企業125家,培育A股上市企業8家。

      青龍灣_副本.jpg

        歷史沿革

        寧國,春秋戰國時期先后屬吳、越、楚。秦屬鄣郡地。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屬丹陽郡宛陵縣。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孫吳分宛陵縣南部置懷安縣和寧國縣,屬丹陽郡?!端螘ぶ菘ぶ尽份d:“宣城郡之懷安、寧國、安吳、臨城皆云吳立,是孫吳既分丹陽郡為新都,又置四縣也?!?/span> 

        寧國意取《易·乾卦》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寓意邦寧國泰,長治久安。吳景帝時(258—263)改屬故鄲郡。西晉太康二年(281),又分丹陽郡置宣城郡,寧國縣屬之。南北朝沿舊制。隋開皇九年(589),并懷安、寧國縣入宣城縣。唐武德三年(620),分宣城復置懷安縣、寧國縣,屬宣州。武德七年又并入宣城縣。此后,懷安縣再未設置。 

        唐天寶三年(744),以原懷安、寧國二縣地置寧國縣,屬宣城郡。五代十國時屬宣州。北宋屬宣州宣城郡。南宋乾道二年(1166)屬寧國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世祖忽必烈改府為路,屬寧國路。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路為府,復屬寧國府。明、清相沿。民國元年(1912)廢府,寧國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屬蕪湖道,民國21年,屬宣城首席縣長,同年11月,屬第九行政督察區,民國29年,屬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35年,改屬第七行政督察區。

        1949年4月23日,寧國縣解放,5月隸屬宣城專區。1952年1月,屬徽州專區。1956年2月,屬蕪湖專區。1961年3月復屬徽州專區。1980年1月,改屬宣城地區。1997年3月11日,經國務院批準,寧國撤縣設市。  

        交通區位

        寧國地處皖東南,東臨蘇杭,西依黃山,連接皖浙兩省七縣市,是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目前,寧宣、寧績、寧千、寧廣高速投入使用,皖贛鐵路、省道215、104標準二級公路和宜黃旅游快速通道均貫穿境內,宣績高鐵開工建設,寧金高速於潛段、申嘉湖高速西延寧國段加速推進,對接滬蘇浙的快速通道正在形成。 

      寧國市交通樞紐_副本.jpg

        1、民航、國際空港

        寧國距蕪宣民用機場 80 分鐘車程,距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約120分鐘車程,距黃山屯溪國際機場130分鐘車程,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 150 分鐘車程,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200分鐘車程。位于城區南山辦事處的青龍灣通用機場已經投入運營,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也在寧國設立了客運、貨運候機樓。

        2、港口、水上運輸

        寧國至上海港集卡運輸時間約為4.5小時,至蕪湖港運輸時間為90分鐘。

       

        綜合實力

        近年來,寧國市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圍繞“安徽人均爭第一、總量保領先、增速超平均”目標,堅持改革創新,加快轉型升級,走出了一條符合寧國特色的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QQ圖片20190326092945.jpg

        寧國綜合實力領先。近年來,我市大力實施“開放興市、工業強市、生態立市、創新活市、和諧安市”戰略,綜合經濟實力始終保持全省領先位次。2021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30億元,增長1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2億元,增長13.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億元,增長20%;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1%、12%。再次躋身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綠色發展、投資潛力、科技創新以及新型城鎮化5項百強名單,綜合實力升至第62位,繼續保持全省第一。獲評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全省發展民營經濟先進縣、推進制造強省建設綜合10強縣、全省農產品加工業20強縣。  

        農業經濟

        寧國生態環境優良。寧國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稱,森林覆蓋率達77.4%,是“中國山核桃之鄉”、“中國元竹之鄉”、“中國前胡之鄉”。寧國農業特色鮮明,涌現出一批以“詹氏公司”“恩龍集團”“鄉味源公司”為代表的國家級和安徽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社會事業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雙減”工作,城北幼兒園、開發區實驗學校初中部、仙霞小學建成使用,新時代精英學校正式招生,與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達成戰略合作。國家衛生城市通過復審,獲評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建成疫苗接種方艙、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疫苗接種實現應接盡接。建成全省首個生命文化教育館。王偉在全國殘運會上勇奪宣城市歷史首金。智慧云屏項目獲得全國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典型案例提名。

        寧國旅游

        寧國是水陽江、青弋江、富春江的源頭,境內西津、東津、中津三條河流穿城而過,擁有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級森林公園青龍湖;擁有省級板橋自然保護區和北亞熱帶最后一片原始森林;擁有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素有“植物界大熊貓”之稱的市樹紅豆杉,擁有“北有洛陽、南有寧國”之美譽的市花江南牡丹,是全國綠色小康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市。依托全省唯一的城市風貌特色塑造試點,打造“徽風皖韻、多彩山水”的城市特色,榮獲首屆中國生態文明獎、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國家園林城市和省級森林城市稱號,獲評美麗中國十大最美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