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k id="voypn"><output id="voypn"><div id="voypn"></div></output></mark>

    <span id="voypn"><blockquote id="voypn"></blockquote></span>
  • <optgroup id="voypn"></optgroup>
    <acronym id="voypn"></acronym>
  • <acronym id="voypn"><sup id="voypn"></sup></acronym>

      <optgroup id="voypn"></optgroup>

    1. 智能問答問答知識庫 無障礙長輩版繁體

      綜合實力

      綜合實力

      發布時間:2023-01-17 11:29 信息來源:寧國市政府(辦公室) 閱讀次數: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認真落實省委“一改兩為五做到”決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寧國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克服的困難比預料大,取得的成績比預想好,實現了本屆政府工作良好開局。
        初步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70億元,增長6.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2億元,增長5.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億元,增長4%;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7.4%。位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61位,上升1位,繼續保持全省第一。
        一年來,我們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大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平臺載體建設,工業經濟的規模和質量穩步提升。主導產業集聚提效。獲評國家火炬耐磨鑄件特色產業基地,經開區推進汽車零部件產業集聚發展典型做法獲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成功組建高端裝備及耐磨鑄件、電子信息產業協會。金安國紀高等級覆銅板、保隆空氣彈簧一期等建成投產,規上工業企業達到405家,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650億元,主導產業占比超90%。平臺載體擴容提質。啟動經開區“管委會+公司”改革。宣城寧國化工園區(港口片區)獲省政府批準。港口產業園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一期完成改建。南極東路一期等4條道路建成通車,7條道路完成改造提升。編制完成東津特色產業園專項規劃,擴建完工中溪水廠,建成梅林高新園區一期、220千伏夏霖變,寧墩綠色食品產業園啟動建設。發展質量持續提升。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步伐加快,中鼎密封件獲評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江南化工入選全省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云計算中心建成運營,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家、省專精特新冠軍企業3家、省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2家,技改投資增長28%。桑尼泰克進入上市輔導期,東方碾磨晉升新三板創新層,資本市場直接融資16億元。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堅定不移推進規上工業企業分類綜合評價,畝均稅收增長22.4%。
        一年來,我們牢牢抓住項目這個關乎全局的“牛鼻子”,全力抓好項目建設與謀劃,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經濟發展的后勁持續增強。重大項目加快推進。宣績高鐵及皖贛鐵路改線、寧國至安吉高速加速建設,寧國至旌德高速正式開工?!岸昴ヒ粍Α笨偼顿Y78億元的寧國抽水蓄能電站即將動工,龍潭抽水蓄能電站完成預可研,第三座抽水蓄能電站啟動選址等前期工作。萬家水庫完成可研審批,啟動初步設計。168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0億元。雙招雙引實現重大突破。印發《寧國市主導產業及重點項目招商圖譜(第一版)》,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7個、開工92個、投產73個,總投資72億元的吉利磷酸鐵鋰動力電池、52億元的鼎瑜汽車智能底盤等一批項目成功落地。出臺“人才強市30條”,引進科創團隊2個、高層次人才103人、高技能人才1108人。要素保障支撐有力?!叭齾^三線”劃定新增城鎮空間規模14.2平方公里。經開區完成首批工業用地“退二優二”423畝。組建征管中心,完成房屋征遷35.9萬平方米、土地征收9680畝,尤其是始終堅持陽光征遷、公平征遷、和諧征遷,做到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廣大干部得到了鍛煉,經受了歷練,干出了精氣神。全年盤活低效閑置用地1285畝,保障項目用地7986畝,招引外來務工人員3189人。對上爭取資金4.85億元,新增貸款額70億元。民生銀行寧國支行正式營業。
        一年來,我們堅持系統思維和全域觀念,全面統籌城市更新和鄉村振興,城鄉融合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城市品質不斷提升。堅持為民惠民、依靠人民,常態長效抓好文明城市建設。新建城市停車泊位6369個,改造城鄉集貿市場4個、老舊小區14個、背街小巷10條,拆除違法建設4.9萬平方米。河瀝溪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性開發正式啟動。燕津路建成通車,4條道路完成改造提升,高鐵南站站前廣場及周邊路網加快建設,慈安路保障房、城北污水處理廠二期啟動建設。新增城市綠道10公里、道路節點景觀8處。鄉村振興穩步推進。實施“兩強一增”行動,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全省領先,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長34%,年收入50萬元以上強村達40個。投入1500萬元推動山核桃產業綠色轉型、提質增效,乾豚牧業建成數字化工廠,思瑪特禽業一期正式投產。新增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3家,連續三年獲評省級農產品加工20強縣。建成高標準農田1.3萬畝,整治“拋荒地”4113畝,找回流失耕地4672畝。建成水陽江中游及東津河防洪治理工程一期,在全省率先完成行政村氣象監測站全覆蓋。建成省級中心村4個,獲評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西村獲評安徽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城鄉融合步伐加快。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90戶221人納入防返貧動態監測幫扶。大村、瓦窯鋪等6個村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惠及1.7萬農村居民。建設“四好農村路”81.4公里,完成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實施移民后扶項目30個。城鄉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加速推進,完成4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轉移農村勞動力3212人。
        一年來,我們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提高對外開放合作水平,著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全市發展的動能活力加速迸發。創新能力不斷提高。設立4000萬元科技創新專項資金。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1家、省級研發平臺4個,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作共建寧國汽車產業研究院,組建安徽工程大學(寧國)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參與并制修訂國家行業地方標準11項,R&D經費投入占GDP比重達2.8%。組建產投集團,設立10億元產業投資基金,完成科技融資6789萬元。順利通過首批國家創新型縣(市)驗收,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縣。開放合作日益深化。宣桐高速於潛段正式通車。連續三年承辦全省汽車及零部件產需對接會,組織30余家企業參加上海進博會、世界制造業大會等活動。建成公用型保稅倉庫,完成進出口總額8億美元,增長14.4%。經開區位列全省國際合作產業園建設成效評估第4位。連續三年獲評全省唯一“浙商最佳投資城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深入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全程網辦率100%。開展市級領導“為企優環境”現場辦公120余場,完善干部聯系重點企業項目制度,幫助解決問題2663個。出臺促進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舉措24條,兌現獎扶資金4.2億元,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12.3億元。鄧四斌獲評全省十佳個體工商戶。
        一年來,我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發揮生態資源稟賦優勢,綠色發展的效益逐步彰顯。污染防治扎實開展。全面完成中央、省、市級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諝鈨灹悸?、PM2.5平均濃度“雙達標”,水質斷面和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爭取中央土壤污染防治項目3個,清理整頓“散亂污”企業15家。綠色轉型加速推進。加強重點企業能耗在線監測,單位GDP能耗下降3.5%。備案光伏發電項目53個,新增省級綠色工廠2家。組建林業發展中心和鄉投林業開發公司,完成全省首筆竹林碳匯授信貸款,實施綠化造林1045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4平方公里,汪溪聯合灘生態修復項目順利完工。全域旅游提質升級?!巴钅洗ú鼐€”入選首批安徽省旅游風景道,完成株青路路域環境整治提升,高峰山、儲家灘3A景區創建加快推進。成功舉辦第六屆端午龍舟邀請賽、長三角露營產業峰會等活動,千秋畬族村入選安徽省特色美食村。
        一年來,我們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主動回應群眾關切,做好群眾有感的民生實事,市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高。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準確把握疫情防控新形勢新任務,全面貫徹第九版防控方案,精準落實“二十條”“新十條”優化措施,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癥”??茖W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夯實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發熱門診(診室)24處、健康驛站500間,建成方艙醫院,為65歲以上老人免費發放退燒藥6.4萬份,60歲以上人群疫苗全程接種率達99%,全年沒有因疫情實施“靜態管理”,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了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社會事業更加繁榮。投入5.6億元實施省定民生實事和十項暖民心行動,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急難愁盼的問題。城鎮新增就業1.1萬人,開發政策補助性崗位1527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815萬元。扎實推進義務教育“雙減”,課后服務實現全覆蓋。啟動建設城南幼兒園、鳳形幼兒園、寧陽學校河瀝校區、上師三津學校。高考、中考取得優異成績。成功舉辦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醫?!耙徽臼健苯Y算、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更加便利。建成全省首個多功能慈善之家,改造農村危房113戶、棚戶區226戶。原創歌曲《為你感動》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皖南花鼓戲《尋找平一》榮獲全省群星獎,建成城市閱讀空間4個。胡雪獲評全國優秀共青團員。社會治理持續加強。完成住宅小區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和自建房屋、燃氣安全隱患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北園社區獲評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建成社會工作服務站19個。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破獲涉黑涉惡案件24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7起,挽回群眾損失300余萬元。圓滿完成黨的二十大等關鍵時期安保維穩任務。統計局獲評全國統計系統先進集體。西津派出所被公安部授予集體一等功。外事、僑務、民族宗教、對臺、地方志、供銷、煙草、郵政等工作扎實推進,國防動員、民兵預備役、擁軍優屬和人民防空工作進一步加強,工商聯、工會、文聯、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科協、關心下一代和紅十字事業取得了新成績。
        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我們持續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一是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辦理市人大代表議案建議171件、市政協委員提案148件。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實現鄉鎮(街道)合法性審查全覆蓋,開展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十大專項行動。二是堅持高效施政。大力倡導“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建立健全“清單化+閉環式”工作機制,加強督查督辦,狠抓工作落實。面對房地產、生態環保、信訪等領域歷史遺留問題,我們不回避、不推諉,勇于擔當、敢于負責,依法依規、下大力氣進行了化解。山核桃產業“小山變大山”、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國家級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設工作得到省委主要領導批示,實施創新驅動、老舊小區改造、社會救助、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獲得省政府督查激勵表彰。三是堅持廉潔從政。大力開展 “五聚焦五查找” “兩違規”作風建設集中整治,常態化開展效能督查。強化招投標、政府采購、土地出讓等重點領域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加強政府項目資金監管,著力從源頭上預防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