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rk id="voypn"><output id="voypn"><div id="voypn"></div></output></mark>

    <span id="voypn"><blockquote id="voypn"></blockquote></span>
  • <optgroup id="voypn"></optgroup>
    <acronym id="voypn"></acronym>
  • <acronym id="voypn"><sup id="voypn"></sup></acronym>

      <optgroup id="voypn"></optgroup>

    1. 智能問答問答知識庫 無障礙長輩版繁體

      您當前所在位置:數據寧國 > 月度、季度、年度 > 年度

      2018年寧國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閱讀次數: 信息來源:市統計局 發布時間:2019-05-05 08:07
      [ 字體:]

        2018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和持續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進軍五十強、率先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對標找差,創新實干,攻堅克難,開拓奮進,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一、綜 合

        年末全市戶籍人口38.4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8.8‰,比上年下降0.2個千分點;死亡率7.3‰,上升0.1個千分點;自然增長率1.8‰,下降0.03個千分點。

        初步核算,全年生產總值(GDP)32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1.7億元,增長3.3%;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96.2億元,增長11.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5.1億元,增長6.2%。三次產業比重為6.7:60.7:32.6。按年均常住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突破80000元大關,達到81988元,折合12391美元。

      1.jpg

        二、農 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5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1%。其中,農業產值增長11.2%,林業產值增長6.3%,牧業產值下降9.7%,漁業產值增長0.2%。全年糧食產量6.7萬噸,增長6.3%。油料產量1.1萬噸,增長0.2%。茶葉產量2800噸,下降10.8%。棉花產量17噸,下降1.7%。年末生豬存欄7.6萬頭,下降3.7%;全年生豬出欄16.5萬頭,下降27.6%。肉類總產量5.6萬噸,下降1.8%。水產品產量7700噸,增長1.3%。

      1.jpg

        年末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25.7萬千瓦,下降2.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9160噸,下降7.0%;農村用電量18234萬千瓦時,增長6.0%。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25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9%,其中股份制企業增長12.8%;外商和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下降3.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2.8%。三大主導產業產值增長19.8%,其中電子元器件增長24.2%;耐磨鑄件增長18.9%;汽車零部件增長19.2%。節能建材與新能源應用、生物醫藥和電子信息三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3.1%。

      1.jpg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17.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41.0億元,增長9.2%;實現利稅總額60.2億元,增長19.1%;實現利潤總額44.6億元,增長23.9%。

      1.jpg

        全市資質內建筑企業完成總產值45.1億元,比上年增長24.2%。全市資質內建筑企業23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24.3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99.2萬平方米,增長33.9%。

        截止2018年底,國家級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港口生態產業園)共有在冊企業2345家,其中工業企業1054家,工業總產值增長18.1%;實現財政收入28.5億元,增長10.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9%。從三次產業看,第二產業增長3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41.6%;第三產業下降2.8%。全年完成房地產投資34.1億元,增長7.5%;商品房銷售面積96.9萬平方米,增長20.0%。

        2018年,120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0億元,其中,12個牽動性項目完成投資9.7億元,30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3.5億元,78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6.8億元。宣績高鐵關鍵工程開工建設,38萬寧國人民的“高鐵夢”即將成為現實。抽水蓄能電站完成可研和設計招標,萬家水庫完成可研報告,重大項目支撐引領作用持續增強。

        五、交通和郵電

        全年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1.4億元,增長4.9%。年末全市民用汽車擁有量6.9萬輛,增長15%,其中私人汽車6.1萬輛,增長10.9%。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收入3.8億元。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4.2萬戶,移動電話用戶45.5萬戶。每百人擁有電話129部(含移動電話),互聯網寬帶用戶達14.6萬戶。

        六、商業、外貿和旅游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6億元,比上年增長9.8%,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13.6億元,增長18.5%。分城鄉看,城鎮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77.1億元,鄉村市場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3.5億元。

      2.jpg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5407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30.9%。其中,出口48565萬美元,增長33.8%;進口5513萬美元,增長10.0%。

      3.jpg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143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2.0%,當年新增外商投資項目3個,合同外資244萬美元。實際利用省外資金171.0億元,其中工業項目136.7億元,占到位資金的80%。全市在建招商引資項目159個(含合資合作),其中新開工項目113個;在建招商引資項目中工業項目140個,占88%;農業項目1個,三產及其他項目18個。

        全年共接待旅游者918.4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0%。旅游總收入65.1億元,增長21.0%,其中門票收入1.9億元,增長8.9%。全市共有4A級風景區3個,國家水利風景區1個,國家森林公園1個。

        七、財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財政收入48.1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0.4億元,增長5.3%。全部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39.4億元,增長12.7%。全市財政支出43.8億元,增長4.2%。

      4.jpg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262.5億元,比年初增加5億元,比上年增長1.9%,其中住戶存款160.2億元,比年初增加16億元,比上年增長11%。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17.7億元,比年初增加8.2億元,比上年增長3.9%。

        全年四大保險公司保費收入3.4億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2.0億元,人身險保費收入1.4億元。全年賠款和給付支出合計1.3億元,其中財產險賠付1.0億元,人身險賠付0.3億元。

        八、科學技術和教育

        年末全市省級以上研發機構55家,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國家博士后流動工作站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6家、工程技術中心11家、院士工作站5家、博士后工作站5家。全市擁有科技服務機構26家。組織申報省級以上科技項目30余項,列入國家、省級科技計劃項目5項。高新技術企業用于科技開發經費支出近9.9億元。

        年末全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90家,新增省科技重大專項3項,1個團隊入圍省高層次人才團隊重點扶持B類名單。全市專利申請量2043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125件;專利授權量884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22件。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學校133所,在校學生47748人,其中中等專業學校1所,在校生3155人;普通中學21所,在校生13362人;小學21所,在校生19584人;幼兒園84所,在園人數10690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初中升學率96.6%,高中毛入學率96.4%。

      1.jpg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9個,影劇院4個,送電影下鄉1236場,受益觀眾達 19.8萬人。2018年1-6月《今日寧國》為4開8版雙面彩印,根據相關要求,7-12月為4開4版,全年發行250期,共300萬份。全年編發廣播新聞2555條,廣播欄目8044期;全年編發電視新聞1512條,電視專題58期。

        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51個,其中醫院、衛生院27個,共設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0個,村級衛生室150個。全市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708人,醫療床位2101張,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7.0人,床位5.4張。全市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30.9萬人,共補償62.1萬人次,補償金額2.1億元。

        全年我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達標人數35019人,達標率95.95%。全年舉辦運動會50次,全民健身活動30次,參加全民健身活動人數9.0萬人次。全市等級運動員93人,其中健將級運動員5人,一級運動員5人,二級運動員83人;等級裁判人數211人,其中一級裁判員11人,二級裁判員40人,三級裁判員160人。參加國內外比賽獲獎牌數19枚,其中金牌16枚、銀牌1枚、銅牌2枚。

        十、環境保護

        我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2.1%。已建成自然保護區1個。當年人工造林面積258.9公頃,年末森林面積191.8千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904.8萬立方米,森林蓄積量899.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7.7%。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市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32693元,比上年增長10.9%。從城鎮看,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310元,增長9.3%;從農村看,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9元,增長9.8%。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9.0萬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人數為8.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為3.7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為6.4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為6.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9%。

        年末全市共有敬老院和福利院32個,床位3352張,收養2280人。享受低保救濟人員8366人,其中城市居民861人,農村居民7505人,全年發放保障金3853.3萬元。

       

        注: [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農業數據均為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修訂數。

         ?。?]全市生產總值及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年末戶籍人口取自公安年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取自計生年報。

         ?。?]規模以上工業統計范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范圍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及房地產。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0條評論

      *正文:
      驗證碼: captcha

      網友評論列表

        暫無網友評論